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由生到死的一些省思

陳永浩博士    |    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01/10/2012

引言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今年以「基督徒對墮胎及自殺的態度」作為年度調查,當中訪問了超過一千位基督徒,以了解他們對墮胎及自殺的看法與見解。調查結果已見於週年研討會與報告中,在此不匯。本文旨在對調查當中的一些結果,作一些省思和分享。

研討會花絮

黃展睿先生    |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學生 |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暑期實習生
01/10/2012

與以往相比,本年度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研討會更著重與會人士和主講嘉賓之間的互動交流,安排了更多時間讓與會者發問。本文嘗試選取當日主題演講的一些內容,與讀者分享。  

與會者的意見

01/10/2012

意見調查表

共有95位參加者填寫及交回意見調查表。當中34%教牧,10%神學生,7%長執,49%平信徒。24%男性,76%女性。6%15-24歲,37%25-44歲,57%45-64歲。參加者對就墮胎和自殺是否合理的問題寫了很多意見和回應,輯錄整理如下:
 

認為是不合理的參加者的意見: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簡介

01/10/2012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08年成立,旨在對社會所關心的倫理議題上,以理論分析、調查研究、數據資料等作為基礎,按聖經真理作出整 合,向社會大眾分享,讓公眾能以更多向度、更具深度的思維,找出合乎社會利益和倫理的方向。中心亦致力將研究成果與相關界別分享。中心又建立網絡,凝聚力 量,透過舉辦各類研討會、講座、讀書會、課程及出版等事工,推展對生命倫理議題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殘疾歧視條例與性傾向歧視條例

林國冬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文化)
27/09/2012

我是一名傷殘人士,身患先天性脆骨病。某日,因要事而步入一所舊式政府大樓。在接待處理的職員,可能一眼就看出本人的傷患,遂主動地帶領本人乘搭電梯到達目的地。途中,他不斷地講解,這座大樓的無障礙計劃。從他主動協助,樂意幫忙和講解,可見近年社會不斷教育市民不要歧視殘疾人士,確能提升市民對我們這群小眾的接納。

安全的網絡動員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7/09/2012

這個9月,好像特別多網絡動員。

七零八落的香港教育

25/09/2012

教育者須對於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對於他的上帝一樣…
~朱自清《教育的信仰》[1]
 

數字在說話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09/2012

本港衞生署每季均會發布最新的愛滋病病毒(HIV)感染數字,並表示性接觸仍然是HIV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提醒市民正確使用安全套進行性行為。

傳媒也需要市民的一票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3/09/2012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候選人因為得到選民的信任而能進入議會。然而觀乎傳媒在今次選舉的表現,未知能否得到市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