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代禱事項

請為極端天氣祈禱

根據《香港01》的報導,天文台在8月5日5時50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下午5時05分改發黃雨,天文台總部錄得雨量打破自1884年八月份單日最高紀錄。本港多區水浸,有住在大埔、錦田等區域的村屋居民在社交平台上傳影片和相片,指雨水和泥水不斷湧入單位,傢俬及電器報廢,亦有停泊在村內的汽車被淹浸。除了村屋,市區多處亦出現嚴重水浸。另外,當日土力工程處至少接獲12宗山泥傾瀉報告,位於大埔、西貢、大嶼山、半山、灣仔等地區。

《香港01》的王寧慧亦撰文提到:「面對極端天氣,香港往往只關注「暴雨對安全」的影響,近年才開始把「酷熱對健康」的風險視為議題。勞工處自2023年起發布「暑熱警告」,提示工人及時休息;不過,警告並不具備強制法律效力,實際作用有限。」「6月24日,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期間,機場三跑工程有工人下班後在登船期間暈倒後猝死。」「不過,極端天氣的風險並不止於雨災或暑熱。2022年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對多種人類病原體的傳播有明顯的影響。氣溫上升和降水模式的改變,會擴大某些病原體的傳播範圍,例如蚊子的棲息範圍會因此擴大,蚊蟲相關的疾病,如登革熱和瘧疾在新地區被發現。」

參考資料:
梁曉煒:〈黑雨.有片|多區村屋水浸 傢俬電器恐報廢 愛驅被淹至車頭燈〉,《香港01》。2025年8月5日。
林子慰:〈黑雨|土力工程處錄12宗山泥傾瀉報告 涵半山、灣仔、大埔等多區〉,《香港01》。2025年8月5日。
王寧慧:〈極端天氣頻現 暴雨酷熱不斷 香港距離「韌性城市」有多遠?〉,《香港01》。2025年8月5日。

禱文 
親愛的上主
求祢原諒我們
未能善待祢所創造的大地
現代人為了過各種舒適的生活
過度砍伐開拓土地
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親愛的上主
求祢幫助我們
與其埋怨天災
不如檢視人禍
多留意自己的生活習慣
為環保付上實際的行動

親愛的上主
求祢安慰
在極端天氣下喪失親人的家庭
以及損失家園、財物的人士
亦求祢感動上位者及有關部門
施行更有效預防水浸的方案與疏通渠道

經文
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神看這是好的。神說:『地上要長出青草、結種子的蔬菜和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在地上的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上長出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蔬菜,各從其類;又長出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這是好的。
(創一9-12《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