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AI時代,為什麼孩子更需要閱讀?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1/09/2025

本書收錄了18位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訪問,他們在當中分享到在面對ChatGPT的出現所帶來的震撼,重新思考在人工智能(AI)時代,對鼓勵下一代閱讀的看法。資深家庭教育工作者羅乃萱希望各位家長知道,「孩子好奇心的培養、對知識的渴求、提問的能力,都是從閱讀開始。

平易近人的聊天機器人是安全空間還是危險陷阱?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教授與課程主任。
11/09/2025

人工智能伴侶導致悲劇

近年來,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的普及化同時帶來希望與憂慮,這些系統具有對話功能,聊天機器人被設計成平易近人,說話沒有批判性,能夠為用戶提供情緒上的支持,甚至輔導。對許多人而言,聊天機器人是一個安全空間,人們可以毫無顧慮地提出問題、練習語言,或嘗試梳理個人困惑。

被終止的醫療援助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1/09/2025

過去,男團Mirror紅館演唱會大型屏幕墜落意外的嚴重受傷者舞蹈員李啟言(阿Mo),其父親李盛林牧師在其兒子發生意外後三年來,發放不少代禱信,望眾人紀念與代禱。但近日最新的代禱信提到,阿Mo的治療資源出現了斷流的情況,口頭承諾的「會承擔阿Mo的醫療費用」已未能繼續下去,導致未來對於阿Mo的治療進程受阻,使他們一家感到彷徨無助。

熱血甲子園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04/09/2025

每年暑假日本都會出現一股棒球熱潮,因為全國各地的高中學校棒球隊會齊集在兵庫縣的阪神甲子園球場,參加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會,簡稱夏季甲子園。雖然香港並不流行棒球運動,但筆者年青時經常看一套棒球主題的漫畫,對比賽規則略知一二,亦知道日本高中棒球生的夢想,就是代表學校到甲子園參加全國大賽,爭奪全國第一。

學會3的神邏輯,溝通不再有廢言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4/09/2025

相信大家也會聽過:重要的事要說3次 這句話並非不知從哪裡流傳出來,而是真的有相關書籍提及過,且是一個與人溝通的重要技巧。

無靈魂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04/09/2025

最近和家人在一次遊輪旅行中,偶爾地發明了一個形容詞,它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用在甚麼事情或東西上都十分貼切和適用,絕對是「百搭」詞。

跨性別人士的廁所使用權

梁永豪    |    特約撰稿員 (前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MA in Political Theory, University of Essex)
28/08/2025

2025年7月高等法院在一宗關於跨性別人士使用公廁的案件中(簡稱「K案」)裁定,《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第7及第10條(簡稱“PCCBR”),是按一個人的出生時的生理性別決定他可使用男廁或女廁,令已完成整套性別重置手術(Sex Realignment Surgery(SRS))的跨性別人士亦被禁止按其認同的性別使用公廁,違反了《香港人權法案》(BOR)

平的東西可以很貴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8/08/2025

當消費者買到物超所值,很「抵」的東西時,或許會用性價比高來形容。其實「性價比」是甚麼意思?性價比或CP值(後者為台灣慣用語),是從英文“cost performance ration”翻譯過來的,本身是一個專業術語,意指「性能」和「價格」的比例,如果效能愈高而價錢相對便宜,便可稱之為性價比高。

台灣颱風假大亂鬥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學博士,在台港人,在台灣作義務傳道。
27/08/2025
每逢颱風來襲,台灣人最關心的不是風有多大、雨有多猛,而是「明天到底要不要上班上課?」
 
更好笑的是,答案不一定要等中央通知,因為在台灣有一項世界少見的制度:各縣市自己宣佈要不要上班和上課!

怎麼活怎麼死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7/08/2025

《怎麼活怎麼死:死不了的時代,我們有權利決定如何離開》是日本學者村上陽一郎的著作,他以哲學與醫學的視角,探討在當代日本高齡化社會裡,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能夠「自然死亡」,而是經常要在醫院的機器「幫忙」下苟延殘喘,忍受一個死也死不了的狀態,受盡病痛折磨。這現象引發作者透過本書討論尊嚴死與安樂死這個核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