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十八歲申請公屋 —青年住屋的迷思
青年居住問題成為香港近年重要話題,由父母代交首期置業,到變成寄生族,或者住劏房,甚至子女一到十八歲申請公屋,均見青少年「住屋」問題。這問題牽涉的除了住屋,還有傳統社會對「家」、對成功、對婚姻等等的迷思,要拆解似乎並不容易。
感謝神
年紀一大,時間過得特別快。轉眼間,在柬埔寨近兩年的事奉就過去了。回頭一看,心裡不自禁地發出讚嘆的聲音:主啊,感謝祢!
退休三年多,神不嫌我年逾耳順,對柬埔寨一無所知,仍差遣我到金邊參與基督教教育事工,祝福那兒的莘莘學子,主恩豐盈,感謝神!
Click著青少年的心
今年生命倫理對談以大眾文化與倫理為主題,透過探討電影、情歌、小說、動漫及電視劇,以至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探討當中的倫理價值觀。
村屋—另類的住屋祝福
房屋問題,不少人認為說到底就只是關乎「上樓」與否,即是能否買樓的問題。主流想法認為有錢就買,沒有錢就租,事情就是這樣簡單,亦過度美麗。
實情是,有人為了買樓借錢用作首期,同時亦有人雖然有大筆儲蓄,卻選擇租樓。更妙的是,他們買和租的,均是被人形容為交通不便,夜晚危險,沒有升降機,又有蚊叮蟲咬的村屋。
匯合彩池勢助長賭風
馬會經過幾年努力,最近成功爭取政府支持匯合彩池。所謂匯合彩池,就是將香港與世界各地不同的賽馬賽事的彩池匯合,統一彩池。此舉可以令外圍不能再因為賽事有兩個彩池,利用賠率差額套戥;同時因為世界各地的彩池都匯合成一個,所以相關的賽事賠率因而變得更加吸引,以吸引更多人參加賭博。
為何要報死人新聞?
一個人的離開,為何會成為新聞?近日,社會接二連三發生謀殺、兇殺及自殺事件,牽動社會情緒。可是,某大傳媒的報章,居然連續幾天以頭版頭條,將這些新聞以「揭秘」方式報道。當中,沒有一篇談及案件所帶出的社會問題,也沒有一篇提供處理家暴、青少年與家長代溝問題的方法,更沒有一篇講及私影時慘遭性侵的處理方法,更遑論提供一些輔導情緒困擾的服務資料。這些故事,彷彿在為愁雲慘霧的春天,添些眼淚。
仍需密切留意《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事態發展
去年11月何秀蘭議員提出有關《同志平權》之動議被否決後,社會各界都關注行政長官在2013年1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會否展開《性傾向歧視條例》的諮詢或立法工作。最後施政報告表示政府並無任何諮詢計劃。但細看施政報告的內容後,我們留意到政府替反對立法的一方加了一個虛假的反對原因。施政報告的文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