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家庭友善

教會與家庭從不對立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21/07/2025

傳統上去評估傳道牧者是否忠心和委身事奉,往往是看他/她是否終日忙於事奉、廢寢忘餐、隨傳隨到,不會計較薪酬、時間和福利,甚至願意「拋妻棄子」,為了事奉而將妻兒(或夫女)暫擱一旁。更重要的不只弟兄姊妹對牧者有此期望,不少牧者亦不覺得這類期望有問題、甚至以此為榮。倘若這些牧者是獨身的還好,起碼不會冷落妻兒,可以像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一樣了無牽掛,全心事奉。

本末倒置話完美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21/07/2025

許多人心裡都渴望完美,甚至終其一生追求完美,但現實是世界從不完美,而人為了追求完美往往犧牲了一些本來也很美的事物、或者間接地傷害了他人(特別是自己所愛的人)。正如父母愛子女是十分自然的事,但當父母想為子女打造完美的未來時,卻為他們帶來很大的壓力。

家庭友善在教會……我有話說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6/2025

「你是牧者,星期六要去青少年團契,星期日亦要回教會,暑假教會辦夏令營,你又要入營陪伴他們。其實我也是青少年,平日你要牧會,我已經無人陪伴,連暑假想去旅行,你亦分身不暇,無法陪伴……」、「為何教會開會要開到晚上12時?又為何年初一一定要安排崇拜?」以上也許是一些教牧同工家人的心底話。

家庭友善/外判政策?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9/2016

近年我們常常聽到「家庭友善政策」一詞,比較實際的例子可能是提供男士侍產假,婚姻假,子女托管,彈性上班時間等等,彷彿都是為會結婚或有子女的男女提供一系列的福利。不過,這種以「家庭友善」為名的政策,背後其實在建構一套怎樣的家庭觀念?

誰來幫助貨櫃碼頭的工人?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4/04/2013

香港的僱主對工人的剝削,是由「賺到盡」的心態及行為開始的。
 
當香港巿民淪為商家生產商品和服務的機器之後,一切都變質。這幾天,貨櫃碼頭工潮讓全港巿民知道兩件事:1. 香港有很多工人,而且工人的待遇很差,這包括他們的人工和福利;2. 香港有很多人,知道有人在水深火熱中之後,會拔刀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