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雜誌論壇 雜誌中的男歡女愛
「愛情如一杯暖開水,握在手已經暖入心。好想經常保持和暖,感覺好實在、窩心。太熱的水會辣手好危險,但又千祈唔好俾佢凍,冷卻了感覺會好傷感,令人不知所措。」
「愛情好似朱古力,一入口好甜,就好似熱戀時,感覺好舒服。溶入口要慢慢回味,而且每粒朱古力未放入口都唔知係甜定苦,更加唔知會唔會醉,所以女人對朱古力永遠充滿幻想,想不斷嘗試是甜或是苦朱古力。」
不給撒旦開一扇門!
你閒時會看看巴士上的「電視」廣告嗎?不知何時,電視台亦禁播的露骨MTV片段已悄悄在巴士上出現供乘客「觀賞」!當一份份沒有任何足球新聞而只有波盤的「波經」,與馬經一樣獨立販賣時(現時賭波是犯法的!)你會有何感想?面對熾熱賭風、色情文化,弟兄姊妹如何自處?當新聞及言論自由成為散佈性濫交、宣傳色情事業的工具時,我們的麻木和沉默,其實就是縱容。
積極參與 知行合一
相信大家看過蕭牧師在前文的分享後,對於參與關心社會已躍躍欲試,或在盤算如何在教會內推動。這裡筆者希望能將一些有關的資源作簡單介紹。
多看相關書籍
激流中要站穩
回歸祖國後,香港的政策和方向要由政府和市民釐定,才能做到「港人治港」。這轉變本來是好事,可惜的是,當制定政策的過程一旦開放,社會大眾的要求便不斷增加。
性、道德與法律
隨著社會思想日漸開放,西方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以及性革命思想對中、港、台等地的影響越來越大,甚至連社會的法律政制也受影響。香港過去就通過了「肛交非刑事法」,之後更有團體要求「娼妓合法化」、「性傾向歧視法」,甚至「同志伴侶法」。這都涉及法律的角色,和法律與道德,尤其是性道德之關係,本文嘗試對此作初步探討。
支持就「性傾向歧視」問題立法團體的訴求
編 按 : 今 年 八 月 二 十 日 , 立 法 會 研 究 性 傾向 歧 視 問 題 小 組 委 員 會 再 次 召 開 會 議 。
「傳福音」和「社會關懷」?
剛加入明光社成為研究幹事約兩個月,以往曾經有一年時間參與「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的義工工作,探訪露宿者,亦有兩年於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的中學部事奉,回看以往所接觸的人和事,開始對這個社會、對人性,有一些體會和反思,在此希望與大家分享。
山雨欲來風滿樓
眾所周知,在六十年代西方開始的一場性革命,在短短幾十年間已令性觀念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單是「性解放」的意識形態由邊緣變成主流,西方人的性行為與文化也大大「開放」。對此,傳統的力量嘗試反撲,如在美國便引發一場文化戰爭。隨著性革命的弊病漸為人知,文化也有些少回歸傳統,但整體來說很多改變已是積習難返。
用心聆聽 體諒同行
Michael
性教育不只是性交教育
在經濟陷於困境,傳媒一片減薪裁員聲中,色情資訊再次發揮其威力,加入了救市行列。多本以年青人為對象的雜誌,每期皆以近乎全裸的女藝人為封面,並以各式各樣的性玩意和類似春宮圖的漫畫為招徠,連一向標榜要辦一份乾淨刊物的雜誌,也要開闢關於「性問題」的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