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走訪間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
阿明專訪
初次與阿明通電話,語氣踏實穩重,完全不能想像到他以往的經歷…
阿明於80年代開始「闖江湖」,在觀塘區開始,勢力後來轉移到油麻地一帶,有一個時期,他的勢力極廣,同時控制了九龍部分地區毒品和娛樂場所,他自述道:「隨時出入都有二、三十人跟著!」
全面「性」觀察:熱窩上的婚姻制度
黑格爾講過一句很有智慧的話:「歷史給我們最大的教訓是人類不會在歷史中吸取教訓。」許多在歷史上證實行不通的理念,常被後代人重新提出並視之為革命性的前衛觀念,性革命即為一例。
報章雜誌中的黑社會
每天翻閱各大報章雜誌,黑社會新聞報道總佔上幾個版位。然而,除了案件報道外,新聞中總會提及黑勢力分佈、各大幫會時興術語、「Fit人」的生平軼事等,甚至對入會儀式也曾作詳盡報道…
報章雜誌宣傳—黑幫免費公關!
黑傳媒面面觀
黑色傳媒?你想到甚麼?黑色幽默?黑色恐怖?
要說到黑社會在傳媒當中的影響力,我們就必須親眼看看時下電影、報章雜誌及互聯網等較開放的媒體怎樣看待黑社會。現時傳媒對於黑道中人、黑社會故事是傾向反對、縱容、是接納、還是歌頌?傳媒真的受黑勢力影響嗎?
傳媒監察組今次又再出動,細察傳媒當中的黑勢力。
世界盃過後…
還看今屆世盃,中國隊首次入圍、南韓隊歷史性打人四強,加上大部份賽事在晚間黃金時間進行,令更多市民能觀賞球賽,連帶爭論多時的賭波問題討論也高漲起來。近日,新任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醫生亦「問責」起來,打著「民意牌」,表示賭波問題要在年底前「解決」!
傳媒多面睇:Online game
電視、報章、雜誌等媒體的確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及意識形態,但一種更互動、更富娛樂性的媒體對年輕一代來說有更大的影響力,它就是線上遊戲(online game)。在這短短的文章中,希望與大家一起思想當中有關暴力方面的問題。
明光社5週年紀念
踏入2002年,本港經濟蕭條,百業不振,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是一個甚麼值得紀念的日子,但正因著一份對公義的堅持和對香港社會的情,明光社由97年成立至今,渡過了5周年紀念的日子。正如時代論壇社長李錦洪先生所說:「燃亮一根燭光並不困難,要在腥風惡雨中燒旺下去,需要不休的勇氣,不移的信念,不停的加油。」五年來,明光社努力發光,致力照亮被污染的香港,濁化的人心!
參與明光社 = 唐吉訶德與風車搏鬥 = 出盡全力推大石?
我離開香港七年到英國念神學和哲學,於九三年底回港,在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中事奉,在一半偶然、一半抵受不住內心催迫的情況下,成為了明光社的前身──「基督徒關注色情文化聯委會」( 簡稱「關色文」,友人都戲稱這是我的弟弟)的召集人,這樣就開始了我作為「超級道德主義者」、「道德恐怖分子」和「道德法西斯主義者」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