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革命真的尚未成功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06/10/2011

還有數天就是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經歷不下十次失敗,終推翻千年帝制,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這理當是被紀念、誌慶的國家大事。可是在兩岸三地卻不約而同地因着不同的政治「需要」,將原應被紀念的革命「冷處理」了。這真如國父所言:革命尚未成功!

基督徒選委應有好見證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5/10/2011

下任特首選舉仍是一場中央欽點的小圈子遊戲,若果被中央委以重任的是可以信賴的有能之士,市民大眾或許仍可勉強「收貨」。不幸的是盛傳已獲欽點的人完全缺乏現代政治領袖應有的基本條件,既不善辭令;又缺乏喚起群眾支持的領袖魅力;亦沒有甚麼管治理念;更無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績。

色情報紙 豈止一份!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9/09/2011

壹傳媒在9月中推出免費報紙《爽報》,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在短短一星期已接獲超過100宗有關《爽報》內容不雅、淫褻、暴力及鼓吹賭博的投訴。9月20日《爽報》的一篇色情小說更被淫褻物品審裁處暫定為第II類不雅物品,根據法律,向18歲以下青少年發布不雅物品,首次被定罪,可被罰款港幣40萬元及監禁12個月。

悼念一位寂寞的知識分子——陳毓祥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8/09/2011

毓祥兄,15年了!看到報章才記起與你一起到釣魚台竟

免費色情報,不爽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2/09/2011

報章中灑鹽花,其實不是今日的事,早至祖父輩的年代,色情圖畫,故事散落在報章的副刊中間,是舊聞。那麼為何本周所推的免費報《爽報》,卻遭窮追猛打?香港的免費報,運作形式有好幾種,有部分是同一報業集團,稿件互通,又有用最少成本,炒稿(改寫新聞稿、各大報章的即時新聞和電台、電視的報道)、駁料(向其他報館的記者查詢)而集大成的,亦有以評論、專訪為主。惟近日出版的《爽報》,真的專賣一個「爽」字。

慈善法應較正焦點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1/09/2011

鑑於近年社會人士關注愈來愈多團體在街頭和公開籌款的手法、善款的真正用途,以及出現一些涉及慈善團體的醜聞,於是法律改革委員會較早前發表了諮詢文件,建議加強監管。

捍衛新聞自由 必須編採自主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1/09/2011

最近有幾件事都令大家十分關注香港的新聞自由會否受到影響,包括警方如臨大敵地阻礙示威者表達意見和傳媒的採訪;政府更多以官媒發放消息代替容許記者現場採訪;亞洲電視懷疑有高層向新聞部施壓,令未經證實的前國家領導人死訊出街,以及在財經新聞節目內出現疑似廣告的有償新聞。

親子貧窮體驗之旅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18/09/2011

最近翻開報章,經常都看到有關板間房、劏房、綜援戶的報道,但隔著報紙、電視機、收音機,你真的能夠感受到這些貧窮家庭所面對的困難和處境嗎?今年暑假,明光社舉辦了「親子貧窮體驗之旅」,讓年青一代親身經驗捱餓拾荒的滋味,又帶他們走訪貧窮戶,與一個個有血有肉、被壓迫得無法喘息的生命直接對話,好讓他們能以同理心的角度明白當下貧窮人的生活。一連兩天的半日之旅,五個家庭六名孩子,各有不同的體會……

當局者清 旁觀者迷

18/09/2011

這些年來,經常都有旁觀者對「新造的人協會」指指點點,甚至作出譏諷謾罵,可是,親身接受過服務的阿恆(化名),以及有一名「出櫃」兒子的KK(化名)卻有不一樣的感覺。如果沒有協會的關顧與同行,受同性吸引的阿恆,未必能夠排除萬難,向女友求婚;如果沒有「盼望組」、「Daddy組」的支持,KK也不曉得怎樣與兒子改善關係。真的難以想像,如果協會被迫終止服務的話,他們的路,可以如何走下去……。

不要屈到病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8/09/2011

多年以前一首張天王主唱的流行曲〈屈到病〉,正好是現代人緊張生活的寫照。情緒是神賦予人適應世界的本能,情緒可以迅速影響行為,而不需要依賴思維性的處理。我們知道人是按著神的形象而造,而神自己也是有情緒的:祂會喜愛、哀傷、憤怒和傷心。情緒處理不當,就會影響自己,甚至他人的生活。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