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數據會說謊──拆解研究調查
社會資源有限,要決定公共政策的時候,研究調查便十分重要。例如要量度一項社會服務的成效時,可能會研究服務使用者在使用服務前和後的分別。有些研究調查則是調查市民的意見,看看他們對某些社會議題的看法或對社會服務的需要等等。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5年2月)
國際
美洲、歐洲、亞洲同性婚姻及民事結合的情況
沒「傳」「疑」 更可疑
新聞報道最好當然是報道真相,但當真相尚未能清楚查明時,傳媒也會把一些未能證實的消息報道出來。但為免負上法律責任,以及令讀者能夠分辨此並非百分百準確的消息,報道較常見會加上「傳」或「疑」等字眼。
一個人的婚禮
請不要灰心,你也會有人妒忌,你仰望到太高,貶低的只有自己,别蕩失太早,旅遊有太多勝地,你記住你髮膚會與你慶祝鑽禧,啦啦啦慰藉自己,開心的東西要專心記起,啦啦啦愛護自己,是地上拾到的真理……
——王菲 《給自己的情書》
拍拖、外遊與親密界線
農曆新年剛過去,復活節又快來臨,不少市民都會選擇在假期出外旅遊散心。早前有一旅遊網站進行針對情侶的旅遊行為調查,訪問了600名香港人。調查發現受訪者平均拍拖五個月後便接受與伴侶二人結伴外遊,當中四成更認為一起去旅行等同可以發生性行為。
馬會力推手機程式投注陷阱
馬會的農曆新年宣傳刊物中有一段別出心裁的內容。馬會以環保及節省用紙為理由,鼓勵巿民以其他方式下注,特別是使用他們新推出的智能手機足球直播應用程式,而首次使用者更有機會獲贈小禮物一份。
《武媚娘傳奇》會召喚明光社嗎?
話說,明光社在監察傳媒,特別在監察傳媒色情方面,都被認為「不遺餘力」(有時,甚至被批評用力過猛)。我們不時收到巿民的來信投訴不同的主流傳媒,有時在同工之間會笑稱此為「召喚明光社」。
記者是不甘寂寞還是被逼上梁山?
於雨傘運動期間,市民透過新舊媒體得知最新資訊,加上公民記者湧現,記者報道的中立性屢受質疑。為了探討此現象,明光社及香港傳媒教育協會於2015年1月16日假中聖書院禮堂合辦「雨傘運動的媒體操守」座談會,當天約有30多人出席。
「關心‧認識同性戀」計劃講座系列—— 同性婚姻的爭議
明光社於本年1月3日舉辦了「關心‧認識同性戀」計劃的最後一場講座——「同性婚姻的爭議」,當天約有120人出席。同性戀議題雖然仍是相當具爭議性,但各持不同立場的嘉賓講員仍能以理性的態度討論,我們深願日後各界仍能以理性及和平的態度面對具爭議的課題,促進相關議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