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反思何謂潮流歪風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2/09/2016

Pokémon GO最近成為熱話,很多人在討論甚麼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及其應用;同時,教內朋友更多在討論如何面對這遊戲。網內外的言論主要分成兩類:抗拒派和配合派。

馬會輕易增賽馬日 博獎會成橡皮圖章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9/2016

這個馬季一眾馬迷肯定比以前更忙碌,馬會自2月底開始,以預期總投注額下降為理由,向政府申請增加13天賽馬受注日,當中包括5個週三賽馬日和8個海外賽事受注日。

「小腳板祝福香港行動」回顧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9/2016

由華永會資助、明光社主辦的「小腳板祝福香港行動」計劃已圓滿結束,在這半年間參加者透過不同的工作坊及活動,學習如何從自己開始,透過大大小小的行動為他人送上祝福。

沒法取代的爸爸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6/09/2016

每個幼兒都是人類文明的珍貴承繼者,卻弱勢得不懂為自己發聲、不能單靠自己長大成人。重視兒童權利可以規範政府和父母,確保幼兒能妥當成長。

無障礙廁所

06/09/2016

較早前,平機會發表公眾意見調查2015時引述「康文署答應會改裝殘疾人士專用廁所成『中性廁所』,方便讓跨性別人士使用」。香港復康聯盟發表聲明,反對改裝殘疾人士洗手間(俗稱「殘廁」)成「中性廁所」,讓跨性別人士使用。

性別定型歧視

06/09/2016

性別定型(sex stereotypes)是指社會對性別的角色、氣質等的固有期望(例如:男性應剛強,女性應柔弱)。性別定型歧視,就是指由於一個人未能符合這些性別期望(例如:一名男(女)性的行動舉止很女(男)性化)而遭到差別對待。

處變不「亂」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1/09/2016

香港市民求變心切,從今屆立法會選舉可以清楚反映,在候選人中新人輩出,加上不少議員因為年齡或個人問題而不再爭取連任或連任失敗,立法會必定會面目全非。無論政府和市民大眾是否願意,大家都必須重新定位。

婚姻是制度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30/08/2016

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及禮俗等規範,並要求社群成員共同遵守。制度本身不是恆久不變的真理,而是會隨著歷史而轉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制度,莫過於婚姻制度。在父權社會下,「一夫一妻多妾制」在舊社會是普遍存在的,但這通常只是上層社會人士的特權,一夫一妻制仍是社會上一般老百姓的主流。

《多元授權書》七問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6/08/2016

同志遊行的壓軸舞會絢麗斑斕,嘉慧從後抱著詠欣,在他耳邊細許諾言:「搬到我家,以後不分彼此,永在一起,好嗎?」轉眼,同居七年的某個早上,詠欣帶著睡意從水松板摘下寫著「今,不回吃」的字條,不小心弄丟旁邊二人的舊合照。詠欣深呼吸:好不悠閒的一天。意外總是意料之外,嘉慧那天遇上車禍,昏迷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