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國家權力與個人自由
備受關注的《實施基本法第廿三條》諮詢文件推出以後,本港法律界、學術界、新聞界與教會人士對建議的內容深感憂慮。本文嘗從較宏觀角度思考國家權力與公民人權的關係,而思想的素材主要來自《信念書》與法國基督徒學者積依路(Jacques Ellul) 。
順從政府與終極效忠
個人自由 vs. 國家安全
三百年前英國頒佈煽動叛亂罪(sedition)去保衛帝制和拑制異己,主要打擊報章書籍。自始不少國家推出顛覆和煽動叛亂罪去管控報界和異見份子。過去幾年,馬來西亞、烏干達、也門及尼泊爾等國家屢有檢控記者和出版人的案件。
立法諮詢文件
爭論焦點——二十三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基本法第二十三條》
二十三條立法背景
請勿「逍遙法外」
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表面上與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好像沒有直接關係,其實影響深遠,可惜在今時今日的社會氣氛,要理性討論問題越來越困難,一些國內的官員和左派人士將對立法有意見的人說成是心中有鬼和不配做中國公民!而一些民主派議員和部份傳媒卻說成一旦立法便一定會人人自危,傳媒學者將會自動封咀,彼此都流於煽情多於理性討論,更遑論聆聽對方的意見!
進入另一個世界…
進入網吧,如同另一個世界——外面已是夜闌人靜的時候,這裡卻是二十四小時年中無休,人流不絕,沒有燈光:電腦螢幕卻可把場館照得半亮;時而寧靜,突然又會喧鬧非常…為此我們特別走進網吧中間,訪問經營者的感受。
網吧生意——寓工作於娛樂
網吧與遊戲
現時互聯網在香港越來越普及,很多人除使用家中電腦外,也會到網吧遊玩,情況如何?青少年到網吧已十分普遍,網吧何以這樣吸引?網吧普及又帶來甚麼問題?今期《燭光網絡》,我們特別邀請尹家榮先生探討現時互聯網的趨勢和網吧的發展。尹先生曾於電腦雜誌任職,對香港資訊發展有著相當的認識。
電子遊戲的由來
社工看網吧
互聯網在香港越來越普及,青少年「蒲」網吧、玩互聯網遊戲亦漸受關注。除了好玩外,這些現象背後反映甚麼問題?是家庭不溫暖?父母不理會?我們應如何面對?我們特別訪問了一位曾處理有關問題的社工,請他分享對網吧現象的見解。
訪:在你服務的社區,網吧受歡迎嗎?
網絡心理
隨著互聯網日漸普及,人與人的關係也從現實層面發展到「網上」去。在網上與別人交流互動,本身無可厚非。但在這種虛擬的環境中建立人際關係,會有甚麼問題?有人甚至在網上發展愛情,締結「網上婚盟」,情況又是怎樣?
網絡人際
無路「訴」?還是有路你不「訴」?
好端端的大學傳統文化迎新營,爆出喊淫褻口號和玩意淫遊戲的醜聞,鬧得滿城風兩,引起極大迴響,慨嘆世風日下、道德淪亡之聲不絕於耳,大學生頓成眾矢之的,被狠批為質素下降、品德有問題。筆者不欲加入「戰團」,對大學生評頭品足一番,倒覺得當召妓指南式的報章風月版、偷窺成風的娛樂版、儼如色情刊物的年輕人雜誌、意淫又帶侮辱性的電視遊戲節目均可登堂入室時,粗鄙、淫褻成風亦不足為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