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家長們,你願意承擔多少責任?
據成都日報報道,家住成都天仙橋街的黃芹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才5歲,可對廣告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她和家人擔心:廣告會不會使孩子“不正常”?據黃女士反映,他們家有兩個孩子,一個是自己5歲的女兒陽陽,一個是姐姐7歲半的兒子黎黎,每天晚上她都會帶著孩子們看電視劇。最近她發現,兩個孩子都對電視劇不感興趣,卻喜歡看廣告。常常你一句我一句地學,基本全都能背下來。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們還會“活學活用”。
二十三條不應匆匆立法
《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自推出以來,一直給社會一個很趕急立法的感覺,由於希望趕及七月通過有關法例,立法會對法例中很多細節未能做到充分的諮詢及審議。事實上,草案公佈不久後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市民都忽略了法案的討論。
從《賭博稅修訂條例草案》看賭波合法化的真正目標
在「沙士」當道下,賭波合法化的條例草案,已於4月9日靜悄悄地在立法會進行首讀程序!今天把賭波規範化是要打擊外圍非法活動,政府自詡它的賭博政策是不鼓勵賭博。事實將會說明,把賭波活動合法化,不可能令這兩點得以落實。
社會低潮中基督徒的堅持及關懷
有人說,非典型肺炎不算可怕,它帶來的恐懼,對我們心靈的影響才可怕!除了「口罩不離口,時常勤洗手」外,一些心靈慰語,帶來平安的祝福,可能更加重要。今期《燭光網絡》,我們邀請一些教會和機構內的領袖同工與大家分享,與大家互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繼美伊戰爭之後,一向善於作「議題設定」報道的香港傳媒,迅速將報道的焦點集中在「世紀沙士之戰」的上面,各種媒體鋪天蓋地報道一個新的新聞名辭,即是由英文SARS四個字母所組成的「沙士」(非典型肺炎)。
「疫」境中的非典型社關
非典型肺炎已經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打亂了我們無數的計劃;更嚴重的是不少人常常活在憂慮和恐慌之中。由疫情初現,到其後政府的種種回應,包括戴口罩、全面停課、家居隔離、大灑金錢救市及援助死者家屬等等,強勢傳媒幾乎主導著大部份的社會議題,弱勢政府只能被牽著鼻子走!傳媒在監督政府、提供資訊之餘,也強烈影響著大家的情緒。
SAR vs SARS
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選擇了香港特別行政區(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AR)作為第一主戰場,揭開了美英攻伊之後的第一場世界大戰。SARS在SAR的一舉一動,都成了舉世矚目的事情。
教會「抗炎」行動點滴
非典型肺炎在港爆發以來,很多人說教會只顧自己防避,或是「只禱不做」!其實在疫症開始蔓延後,一些香港教會也快快反應,由聚會應變,辦祈禱會,到落實行動幫助市民,基督徒從沒有在戰線中後退!讓我們看看近月來不同教會及機構所舉辦的「抗炎」行動。
尊重自殺?由張國榮說起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4月1日,繼早上流傳香港成為疫埠的「愚人」新聞後,晚上卻傳來了廣大歌迷巴不得只是另一個「愚人」的消息──「哥哥」張國榮跳樓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