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吶喊終不悔 一點明光抗洪流
堅持吶喊,坦然面對一切攻擊
最寂寞的人是對著空曠的荒野大聲疾呼而只聽到自己回聲的吶喊者,像一些精神病患者一樣自言自語,不在乎(而事實上亦沒有)任何回應,幸好我們不是!過去十年,明光社在香港這個經濟繁榮但心靈貧乏的「荒野」,就像一個大聲疾呼的吶喊者,堅持一些在某些自認「開明」人士眼中的「保守」價值,但值得感恩的其實我們原來有不少的支持者,我們並不寂寞!
堅持吶喊,坦然面對一切攻擊
最寂寞的人是對著空曠的荒野大聲疾呼而只聽到自己回聲的吶喊者,像一些精神病患者一樣自言自語,不在乎(而事實上亦沒有)任何回應,幸好我們不是!過去十年,明光社在香港這個經濟繁榮但心靈貧乏的「荒野」,就像一個大聲疾呼的吶喊者,堅持一些在某些自認「開明」人士眼中的「保守」價值,但值得感恩的其實我們原來有不少的支持者,我們並不寂寞!
林海盛牧師,大學時唸社會學,現為牛頭角浸信會主任牧師,十年前參與成立明光社,並一直擔任董事至今。
輾轉社關廿多年
由美國去年的次按風暴,到雷曼兄弟在港的子公司全部面臨清盤,銀行擠提消息傳出,市民成驚弓之鳥:亞、歐、美三地股市全線暴跌,掀起了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海嘯的序幕,我們身處香港這個經濟大都會,勢難獨善其身。
過去10年,明光社每兩三年便需因租約期滿及業主大幅加租而要搬遷,每次都影響辦公室的工作一至兩個月,還未計算要尋找合適的地方所花費的人力物 力及裝修開支。面對這個問題,本社董事會於06年年底經過深入討論,決定於07年年底租約期滿時,購置新辦公室並成立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使明光社的工作 進入新的里程碑,以更堅實的研究為基礎,回應時代的挑戰。
現代人勞勞碌碌,「忙到盡」時,就期待之後可以「玩到盡」,「玩到盡」後,又憂憂愁愁地等待之後又得「忙到盡」──就是沒有金融海嘯,一切還不又是周而復始,萬象卻未更新。「長期浸淫在這般忙亂的城市裡,每個人心中都渴想找尋一處可供休息的『桃花源』。」樂於把眼睛放在起始點,喜歡欣賞人心質樸的吳思源,總樂意與大家重尋生命的得力處。
因為同性戀的問題,多年來使一些同志團體與教會團體關係緊張:自95年教會聯同其他社會人士,成功阻止立法局通過性傾向歧視法後,03年同志團體衝擊天主教總堂、05年到榆林書店抗議、07年到明光社請願,也成功爭取媒體報導和公眾關注──雙方爭持,成了常態。
「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盞燈,都有一些光、一些熱。基督徒會認為這是主的光,也就是主耶穌所說世上的光──只是就算不是基督徒,每一個人都有良知,都有是非對錯的觀念,不同的是:它們又是否『點得著』?」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擔任明光社董事十年的梁林天慧女士,對被「道德熱話」環抱的香港,有感而發。
香港青少年犯罪狀況,從過去五年統計所示,他們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即盜竊(特別是店舖盜竊),暴力行為(包括侵犯人身及掠奪財物),藥物濫用等。
在一九九六年,香港警方拘捕的人犯當中,筆者選擇青少年犯罪較多的罪案,略作說明,詳情列於表內。
香港暴力情況及社會問題分佈一覽表 | ||
明顯暴力 |
在決定香港應否申辦亞運之前,我們應先考慮一個更基本的問題,體育運動的意義是甚麼?相信沒有人反對做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但單靠觀賞能否刺激和鼓勵更多市民做運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