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陳一華牧師    |    明光社董事、警察以諾團契團牧
13/02/2008

這個新年實在太冷!

這寒冷的新年裡,不但是天氣的嚴寒,破了十二年的寒冷記錄,更是人心冰冷的日子。想不到藝人裸照事件在短短兩週內,愈演愈烈,完全暴露了人性的醜陋。當然,這班年少氣盛、不懂珍惜自己的藝人,確實做了後悔也無法挽回的錯事;無疑,他們已深受傷害,但是,那些在別人傷口上不停撒鹽的相片發放者,非法上載於互聯網,他們極其缺德的行為,亦令人髮齒。

生命原是美 ── 單身的情人節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2/02/2008

電視及電影中的劉錦玲,曾拍過無數愛情故事,飾演過女友、情人、妻子及媽媽的角色,好像已經歷過所有愛情路,但事實上,她仍是單身貴族,面對情人節的來臨,她的心情顯得有點忐忑及矛盾,一方面期待心儀的人會在那天向她示愛,好像她曾飾演的角色一樣,非常浪漫及難忘,另一方面又但又擔心不喜歡的人士向自己示愛,拒絕對方後,令大家日後見面時非常尷尬。
 

買定離手!大食四方!魚、蝦、蟹陪你過肥年!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9/01/2008

每逢新年時節,傳統中國人家庭都喜歡打麻雀、玩樸克牌甚至天九、魚蝦蟹各式其式的賭博工具都紛紛出籠,很多時候大人細路、親朋戚友來個熱熱鬧鬧的大賭檔,好不開心!

全民皆股?全民皆估?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4/01/2008

早前有香港股神四叔預言香港樓股皆升、有排升。賭王更說08 年股市看4萬點。有評論說美國次按不會影響香港經濟。有些報道吹噓“學生股神”。有父母數十萬打本年輕子女投資股票。07年的新股認購熱潮,創造逢新股必升的神話。有市民辭掉正職專心炒股。大學生借貸拖學費炒股(明報3/11/07)、借錢炒股青少年一身債(東方14/12/07)。還有一宗一宗因爲炒股而破産、甚至自殺的新聞經常出現於報章上。

「性文化」回顧與前瞻

陳碧珊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文化)
23/01/2008

同性戀運動的衝擊在2007年看似離開了香港社會,在剛去的一年我們好像沒有聽到高調爭取「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聲音,沒有看見有關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激烈討論,也沒有遇到像外地數以萬計人仕參加的同性戀遊行……惟事實是否真的如我們所想像呢?

的而且確,剛過去的一年,好像沒有一些大事發生,惟也有不少已被遺忘的片段,或許大家認為是無傷大雅的事件,其實也值得我們注意的:

旅行是預備回家

馮國強    |    明光社項目主任 (牧養主任)
23/01/2008

「旅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旅行。」,這是不一樣旅行者,少見的認真尋夢者──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趙善榮先生的足印和人生視野。善榮對生命有極其深刻動人的演繹和體會,學生時代已熱愛旅行,大學畢業時到了印度和尼泊爾,實地了解聖雄甘地和德蘭修女的事跡、了解第三世界人民的貧窮和苦痛。

「傳媒」回顧與前瞻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3/01/2008

 
美國《時代》雜誌於2006年年終,選了「你」(You)成為年度人物,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民於網上形成虛擬社區,任何人都極容易於網上瀏覽和發表訊息,網上言論真假難分,影響深遠。而2007年,互聯網對青少年的影響及引起的事件亦是我們留意的重點。

娛樂只是幌子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23/01/2008

《投名狀》(下稱《投》)可算為本地的電影工業打了一支強心針,反應叫好又叫座,不少觀眾對箇中圍城、大戰場景留下深刻印象,功力可比擬好萊塢製作。

據導演陳可辛的訪問解說,戲中舖設的大型場面只是一個平台,吸引觀眾踏上,就著劇情進行關於人性主題的討論。比諸舊作《刺馬》以男女感情作為兄弟反目的唯一緣由,《投》加入了大我小我孰重孰輕的價值討論。

性知識與道德價值不能並存?

陳碧珊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文化)
23/01/2008

最近,多宗有關未成年少女懷孕生子的事件獲得傳媒的廣泛報道,並引起社會的關注。有關青少年婚前性行為、避孕、懷孕、墮胎及有關學校性教育不足的問題,更即時成為社會上熾熱的議題。「維護生命及家庭網絡」早前舉辦了一個名為「從『平安夜、失身夜』看青少年性教育」的公開講座,並邀得4位講員為大家作深入探討。

「性教育」回顧與前瞻

梁禮鳴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3/01/2008

廿一世紀是個科技和資訊爆炸的年代。無線電話、互聯網的廣泛使用扭轉了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在地球上大部分角落,都可在一瞬間與親戚朋友聯絡,足不出戶亦可了解到外間事物的變化,實在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