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新聞「娛樂化」是必走之路?
如果朝早起來,一按著電視就有一個非一般的早晨節目,以誇張抵死、娛樂味十足的手法,來代替你過往每天看到傳統正經的早晨新聞及天氣報道,你會不會感到特別「醒神」?
不同角落的呼聲
香港在去年7月終於就最低工資立法,之後並通過以28元為起點,為低下階層或非技術工人的收入爭取一點基本保障,以免他們被部份無良的資本家壓榨。事實上,在立法的過程中,不少基督教團體都一直積極倡議和發聲。
80後社關人 與弱勢同行
新世代社關人常遭質疑,說他們做秀,搞肢體政治,空有眩目的示威畫面,卻欠缺扎實的政策研究。不過,80後的光譜十分之闊,我們雖然未必有完全一致的領受和策略,但有相同的信仰,亦活在同一個香港,更多的溝通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裝備教師 推性教育課程
為幫助學校推行生理與倫理並重的性教育課程,明光社將於本年展開一系列的性教育教師訓練,而系列一之「青少年的性與愛」亦已於4月15日舉行。當日由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女士和本港精神科醫生康貴華醫生擔任主講嘉賓。出席者大部份為中學教師、學校社工、家長、學生輔導員及教牧同工等,場面熱鬧,約有60人出席。
走入人群 涼水傳情
眼見本港貧富懸殊問題日益嚴重,不少基督教團體都積極走到最前線,透過實際的扶貧工作和關懷行動,為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弱勢社群送上一杯涼水。今期《燭光網絡》走訪了四間致力服務基層的福音機構,包括禧福協會(下稱禧福)、新福事工協會(下稱新福)、城市睦福團契(下稱睦福)和工業福音團契(下稱工福),了解她們的事工發展。
「消費」雞蛋仔伯伯
今年4月,有一宗「雞蛋仔伯伯」事件。當時有人「揭發」食環署職員「選擇性執法」,一個月內多次拘捕「雞蛋仔伯伯」,充公其生財公具。輿論視之為打壓低下階層,助長貧富懸殊,漠視本土經濟,消滅街頭巿井文化。
斜路惜黃花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最近往歷史博物館看了相關的展覽,又看了一齣有關香港基督徒參與革命的舞台劇斜路黃花,重溫有關楊衢雲和道濟會堂的歷史。
同運真面目
最近台灣教育界面對重大的挑戰,因為同性戀教育已漸漸滲入當地的正規課程,並計劃今年8月在小學和初中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中推行,西方激進的同性戀教育已漸漸影響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