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沒有免費的新聞自由
據無國界記者二月公佈的最新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香港由去年第五十八位下滑至六十一位,比起二零零二年首次排名的第十八位,十二年間下跌了四十三位,而早前港大民調亦顯示,港人對新聞自由的滿意程度由二零零九年的百分之七十四點六跌至去年的百分之二十七點一。
工時與公義
標準工時委員會較早前委託顧問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全港有近七十二萬八千名打工仔每週工作超過51.5小時,而飲食業僱員每週工時中位數更達54小時。不過,標準工時委員會最近卻拒絕制定統一標準工時,只建議修定《僱傭條例》,要求合約列明僱員工時、用膳和超時工作的安排,有關安排惹來勞工界強烈的批評。
「放下」不等於「放棄」
剛看完一部有關內地拐賣兒童的電影,製作十分認真及有誠意,電影描述一個父親十五年來走遍全國各地,尋找兩歲時被拐走的兒子,那份對愛兒的不離不棄,以及不少有心人透過不同方式(如以互聯網通風報信),協助尋找被拐賣的兒童,令人感動。
當血淡如水
元朗區的所謂光復行動,演變成警方、支持及反對團體的三方衝突,往日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因本土主義抬頭而褪色。香港人與中國人本來是可以並存的身分,漸漸變成對立的關係,令人感慨。
教會應做良心僱主!
財爺在財政預算發表前不斷放風會減少「派糖」,以免市民期望過高,但結果仍然免不了要「派糖」,以博取一時的掌聲。一如不少評論所說,政治考慮往往凌駕了審慎理財的原則。
所羅門王的教訓
兩個女士爭着承認是嬰孩的母親,在沒有遺傳基因檢查的年代,所羅門王建議將嬰孩劈成兩半來測試誰最愛這嬰孩,結果願意放棄自己權利,拱手讓出嬰孩的女士被認定是嬰孩的生母。
一百份心意
《燭光網絡》第100期出版了!看著她由幾頁簡單的通訊,發展至今日的彩頁專題,就像看著自己三個小孩子過去十多年的成長一樣,在為奇妙的變化欣喜之餘,亦為韶華易逝而傷感。但回看這100期,我們慶幸在傳媒、性文化和生命倫理等議題上,仍能緊貼時代,讓讀者了解最新的發展,一同思考前面應走的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