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
(明報.24-7-2025) |
![]() |
|
(明報.25-7-2025) |
對不起法官閣下,我們完全無法認同你認為「規定食環署公廁『男女分隔』的規例違憲」。對於我們來說男和女的界線十分清晰,就是按生理的狀況來分辨,絕大部份的嬰兒一出生,大家就可以客觀地由他們的身體狀況知道他/她是男是女,只有極少數的個案因為一些先天的原因,以致生理上出現了不尋常的變化,這些個案需要我們特別關心和協助,而不是因此而改變整個社會對性別的定義,這與是否歧視風馬牛不相及,正如人的身高、體重、血型和視力等都有客觀的標準可以量度,而且對評估他/她的健康和醫療安排都有其重要的參考價值,硬要將一些客觀標準改為主觀感受,根本就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試想想有人很抗拒自己太年長、太後生、太高、太矮、太肥或太瘦,因此要求在一些法律、醫療或保險文件之中按自己認同的年齡、身高和體重任意填寫可以嗎?報考一些對年齡、身高或體重有職業需求(如消防員或特種部隊)的工作,可以投訴有關方面的規定是歧視嗎?
法官閣下,若果你對性別的看法是完全脫離了華人的文化,只受西方一些激進的、以主觀心理而非客觀生理去定義性別的文化影響的話,請留意所謂物極必反,西方一些國家已經抵受不了性別混亂,一些明明是男性,沒有做過任何變性手術,卻自認為女性的人士,光脫脫、施施然坐在女性更衣室,對其他同處一室的女性(特別是女童)帶來的驚嚇和人身安全的真實威脅;參與女子組運動比賽帶來的不公平賽果;以及強逼對方指男為女、指女為男,否則會被控告的種種荒謬現象。除了美國已恢復了以生理特徵定義男或女;英國最高法院於4月時亦裁定,《平等法》中的「女性」是指「生理女性」,「性別」是指「生理性別」;英格蘭足球總會亦宣佈跨性別女性(男跨女人士)將不得參與英格蘭女子足球賽事。
我們明白一些有性別認同障礙的病人對進入原生性別的洗手間會有不安,但請了解當一個生理男性進入女廁或女性更衣室時,其他女性亦會感到不安,更難以防避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此漏洞、威脅其他使用有關設施的女性和女童的安全。極少數人的感受不應凌駕大多數人的感受,最好的方法是有關人士選擇使用獨立的無障礙洗手間或更衣室,而不是粗暴地改變法律和社會規範中有關性別的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