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2025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 |
|
(香港01.28-7-2025) |
![]() |
|
(CyberDefender 守網者 Facebook.30-7-2025) |
青少年在暑假期間花費大量時間在網上活動,通過Instagram、WhatsApp、Telegram等社交平台學習、娛樂或結識朋友。然而,這些平台也成為騙徒的目標。根據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資料,截至2025年7月,香港接獲超過80宗網上援交騙案,涉案金額逾370萬元,近兩成受害者為20歲以下青少年,情況揭示青少年在網上交友時有潛在風險,家長和青少年本身都必須提高警惕。
一本地案例發生於本年七月,一名13歲中二男生在IG認識「新朋友」,對方誘導他轉帳5000元作為「保證金」,聲稱需在旺角見面前支付。該男生通過支付寶分三次轉帳,卻發現對方未有現身,更要求額外款項。幸好,該男生因支付寶餘額不足向父親求助,揭發騙局並報警。另一案例中,一名17歲男學生在Telegram被偽裝成「高顏值」女網友的騙徒誘導,點擊不明連結後下載軟件,導致通訊錄外洩,並被誘騙進行裸聊。騙徒錄下影片並勒索,受害人三次轉帳共7萬港元後才報案。
青少年時期對性充滿好奇,騙徒常利用這一點,以甜言蜜語或「援交」服務為餌,主動誘導青少年付款,導致金錢損失甚至進行不道德交易。家長應關注子女在此階段的心理變化,坦誠討論網絡交友的風險,強調涉及金錢或親密關係的請求可能是詐騙或不當行為。
青少年在暑假放鬆上網瀏覽,與朋友互動交往也無可厚非,但亦需適當地保持警覺。過度沉迷網上遊戲或社交平台可能降低警覺性,增加受騙機會。他們應學會核實對方身份,切勿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料或進行任何金錢交易。家長可與子女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鼓勵他們分享網上經歷,並在發現可疑情況時及時求助。家長亦應提醒子女謹慎處理網上交友請求,避免因一時好奇而陷入騙局或裸聊勒索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