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晚上,一群青年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的集會後,到了警察總部示威,當中有一段小插曲指,有警察混入人群中拍照又衝鐵馬,之後被人識穿落荒而逃走回警署。重看香港電台視像新聞,[1] 警方卻提出另一個版本,聲稱警員當天正準備回警察總部返夜更,但遇上非常不禮貌的遊行人士向他攻擊,這警員幾經辛苦才能狼狽地進入總部上班。
再次患上「錯失恐懼症」
這陣子追著「反送中」的大小新聞、評論,社交媒體的感受分享、對與錯的分析和討論……筆者亦不自覺地陷入一種「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的狀態中。
電影小組2019 —— 第六回:《與神同行》1、2
電影小組將於六月分享與大家分享兩部韓國奇幻電影《與神同行》1及2,故事改編自韓國的同名漫畫。兩部電影先後講及兩兄弟在死後如何隨著三個陰間使者經歷過審判的故事。然而故事結構亦與人間有關連,隨著追尋真相,更揭開了三位使者在世時的恩情與經歷。雖然故事不是基督信仰,但卻亦令我們反思我們的人性、罪、選擇、行為與家人的關係,更可以了解民間信仰的思想(如佛教、道教等),期待與大家齊齊睇電影,傾吓偈。
電影小組2019 —— 第五回:《紅衣小女孩2》
活動取消
《紅衣小女孩》系列仍改編自台灣家傳戶曉的都市傳說,續集是有關於母親尋女、母愛的故事:社工李淑芬正盤查虐童案中的母親時,突然接到自己女兒於校園失蹤的消息,及後竟發現她是跟著一名穿著紅衣、身影詭異的小女孩離去……及後故事逐步揭示三名母親鮮為人知的往事。電影驚嚇背後,叫我們對於母親的執著、堅強、掙扎……可以思想更多。電影小組首次以驚悚恐怖電影討論母愛, 期待大家參與。
抽水的偽術
我明白,抽水(即時評論、回應、轉貼、二次創作等等)基本上就是網絡文化的精髓。透過抽水,有時很複雜的事件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視點來理解,有時可以觸類旁通,學到更多有趣的東西,有更多時,就是換來一下子的食花生(做旁觀者)的快樂。同時,我們也明白,水不能亂抽,所謂抽水,有時抽著火水,輕則傷身,重則跟車太貼,傷亡慘重。
本文以藝人偷食事件為例,看不同的機構、公司怎樣抽水,分析一下如何抽水時也講道德,即有是非對錯,那條底線應該在哪裡。(以下圖片翻攝自網路。)
例子一:與事件相關的產品
電影小組2019 —— 第四回:《求生走佬Family》
不要說像是電影《2012》或是《明日之後》這類因氣候異變而造成的超級災難,就算只是沒有電力,也足以令我們的生活大大被影響!由《五個撲水的少年》、《喇叭書院》導演矢口史靖執導的日本電影《求生走佬Family》,就是要說一個本來每天依賴電力、科技而運作的「日常生活」如何因為停電而被改變。當生活回到最基本的條件下,才知道很多常識我們都欠缺了, 亦可能會爆發很多潛能... 我們的家庭、人際關係又會受到怎樣的衝激,生存、工作的意義又是什麼?四月第二個禮拜二,我們續一起欣賞這輕鬆有趣的電影,又傾下講下吧。
電影小組2019 —— 第三回:《挑戰者1號》
2018年上映,由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美國科幻冒險電影,改編自2011年的同名小說。電影設定為2045年,不少人投入虛擬網絡世界中的遊戲世界「綠洲」(OASIS),想爭奪綠洲經營權及遊戲創始者Halliday的巨額遺產獎賞,並逃避貧窮混亂的現實世界。男主角Wade 在深入理解Halliday對遊戲的看法及秘密戀人等過關關鍵,與在遊戲世界所認識的朋友一起闖關。電影非常有趣,不單有極多史匹堡以往拍過的電影及八十年代流行文化有關的彩蛋,令人百看不厭,而電影亦令人反思遊戲真義、VR 世界、網內外的生活......實在值得我們細思及討論。
2019電影小組 —— 第二回:《甜味人間》
農曆新年,讓我們一起細味日本電影《甜味人間》!本片於2016年由曾奪得康城影展的金攝影機奬的最年輕的得主河瀨直美執導,並入選了第68屆康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開幕片。故事圍繞三個主角:因債務及曾被囚的過去而對生命失去動力的紅豆餅小店的店長千太郎、因家庭問題不能繼續升學的女學生若菜及因曾患病而被歧視的德江婆婆,三人都因自己的遭遇而走不出枷鎖。然而,三人卻碰在一起而互相影響著對方的生命,轉化對方的生命。
願新一年有大家有新機遇、新轉變,我們一起來吃吃賀年食品,一起欣賞這溫暖人心的電影吧。
(歡迎大家帶點甜甜賀年食品上來一起分享! )
網上交友面面觀……我有話說
兩個月前,小編在本欄訪問了兩位朋友,他們透過交友app(手機應用程式)認識,之後拍拖結婚收成正果。不少人驚訝問:明光社為何「鼓勵」網上交友,並訪問成功例子?明光社明白面對新世代,網上交友根本就是自然而然的生活部份。在網上交友和在一般社交場合交友一樣,其實都得小心謹慎。所以,如果大家在日常社交場合交友,從來都有界線和分寸,理論上就不會在網上交友時失守,但假若大家有雙重標準,則有可能遇上不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