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路邊的酸橙不要採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美國阿蘇薩太平洋大學(Azusa Pacific University)應用行為科學與數據科學教授。
02/12/2020
在未進入正題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自己在小學時聽過的故事:從前有兩兄弟在街上路過一株橙樹,弟弟指著橙樹說:「看哪!這株樹掛著很多橙,我們摘幾個來吃吧!」哥哥對弟弟潑冷水說:「這些是酸橙。
共產與共享
陳偉洪
|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26/11/2020
「共產」在維基百科的解釋是:
遇上黑色星期五的購物誘惑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6/11/2020
雙十一大型促銷活動剛過去不久,大家的郵箱大概又會收到美國感恩節之後的星期五,即「黑色星期五」的優惠宣傳,吸引大家繼續消費。
我的身體很美麗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4/11/2020
人對美麗外表的追求不分性別和年齡,為人父母的或者會發覺年幼的子女十分愛美,但有時對美麗過份執著,卻會令子女在成長路上帶來困擾。當子女覺得自己外表不夠吸引、不夠瘦、不夠高大……這些不足夠彷彿在指責「我不夠好」,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家長們應怎樣引導子女在追求美麗之時,也別為自己貼上「不夠好」的標籤,並且學習喜歡自己的身體呢?
教會要為荒年作準備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11/2020
在豐年過後,香港的教會和弟兄姊妹必須有心理準備,可能將會面對漫長的荒年,不單是經濟的荒年,也是政治的荒年!當大家口口聲聲表示渴望主再來的時候,請記著馬可福音十三章8節描述主再來之前的末世的景象是:「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地震、饑荒。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在渴望主再來的同時,必須有面對災難和困難的準備。
疫情下爸媽的難題與出路
傅丹梅、林天然
| 傅丹梅(明光社事工顧問) || 林天然(明光社前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24/11/2020
疫情經過了好一段時間仍沒有消退的跡象,很多人出現抗疫疲勞,基層家庭的生活更是百上加斤。本社同工在前一段日子,曾走訪了近三十個基層家庭,希望了解他們的需要並提供一些實質的援助。
因跨性別言論惹爭議 J.K. Rowling面對的挑戰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4/11/2020
衞生署推行子宮頸普查計劃,呼籲25至64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不論婚姻狀況,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以預防相關的癌症。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0年11月)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4/11/2020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