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基督徒與傳媒 書籍介紹

30/09/2000
書名: 螳臂集--新聞線上的信仰反省
出版: 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總代理: 福音證主協會
頁數: 112

新聞從業員專訪

30/09/2000

在報業身經百戰的鄒先生,已在這行渡過三十多個年頭。曾在香港北美華文報刊任職,現時於本港一份常佔銷量頭三位的日報的港聞版工作。每天除了負責採訪突發新聞外,偶然也需要審閱或潤飾其他同事的採訪資料,可說是該版的「守門大將」,而鄒先生在入行前已決志信主,也是教會中的活躍份子。

問:從你入行到現在,傳媒報導手法有什麼分別?

「網中人」的掙扎

30/09/2000

老實說,最近一個月來都沒有認真地看過聖經。維繫著天父與我之間關係的,是每個清晨或晚上那段乘車上下班時的禱告。

走訪電影揸fit人

30/09/2000

「生命揸fit人」是近年難得的福音電影,成功地打入普羅大眾觀眾群。亨利‧潘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

亨利語重心長,以下面的一段話概括了他導演生涯所走過的日子:「從入行到現在,沒有改變的就只有神。祂用百般恩典和奇妙的作為,帶我在電視台經過十多年的訓練。我今日成了何等樣人,端賴神奇異的恩典。」

藝人專訪 羅慧娟

30/09/2000

對於愛看電視的人,《人在邊緣》、《蓋世豪俠》和《書劍恩仇錄》等劇集一定不會陌生,而大家記得當中有什麼主角嗎?

今期我們邀請了以上劇集主角之一的羅慧娟小姐抽空接受訪問,分享一些生活點滴和感想。

傳媒教育:認識和實踐

31/07/2000

二零零零年六月十七日,香港傳媒教育協會與其他機構舉辦了一個傳媒教育研討會,邀得加拿大傳媒教育協會的核心人物巴利‧鄧肯(BarryDuncan)前來作專題演講。研討會在浸會大學舉行,有近三百人參加,氣氛頗為熱鬧。除鄧肯先生的講論外,還有傳媒教育工作者的經驗分享,和十個傳媒教育工作坊,節目非常豐富,可說是業界的一樁盛事。因篇幅所限,這??我們只能把專題演講的紀要和大家分享,別的方面只可略去。

人物專訪:張志儉博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學顧問

31/07/2000

現今香港教育制度中,除了一些正規課程外,也有提供各種各樣的非正規課程,例如:公民教育和性教育等,相信各位對上述課程並不陌生;但閣下有沒有聽過傳媒教育呢?何謂傳媒教育?今次,本社訪問了香港傳媒教育協會的創會會員兼主席張志儉博士,讓他分享一下他在推動傳媒教育工作時的感受。

從高峰二千的傳媒教育會議談起

31/07/2000

傳媒教育是近期的熱門課題,我們特地訪問了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李月蓮博士,問問她有關今年五月加拿大傳媒教育會議的情況和她個人的感受。

報章手法論壇(四)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07/2000

  過去兩個月,有關「上流社會」(純粹指他們的有財有勢,與道德是否高尚沒有必然關係)的私生活經常見報,更成為頭條新聞,一些報章的報導手法值得商榷。

以傳媒教育抗衡傳媒歪風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07/2000

監察日益污染的傳媒是明光社其中一項主要工作,而在監察過程中適當的法例是無可避免的,這是明光社要求修訂過時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的原因,目的主要不是禁制,而是要求適當分類,避免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受大量歪曲的性觀念和暴力思想影響而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