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漫畫論壇 生命裏的陽光
年少成長時自我形象未得到肯定,對生活上遇到的挫敗、不被同輩接納等問題會特別敏感,讀者成長時或許也曾自憐,渴望有同路人的體諒,及認同自已的感受。很可惜同路人通常不會是老師及父母,經歷過戰後窮困的上一代常會說今日的新一代「不識愁滋味」為了小事長嗟短歎,認為這是要不得。父母長輩常否定少年人的愁之餘,更會語重心長加上一句,經歷人生「真正」的愁時只會「欲語還休」!
社工學者談「賭博諮詢文件」
編者按︰就「賭博諮詢文件」我們訪問了兩位資深教育工作者及兩位資深社工,他們的專業觀察及分析「賭博諮詢文件」。
唯量的賭博政策
政府6月尾向公眾提交的賭博諮詢文件以「賭博問題諮詢文件」(以下簡稱文件)為題,徵詢公眾人士對於現行賭博政策的意見。文件中先交代香港的賭博政策,這亦是整個文件的重心,政府不斷強調賭博政策是貫徹始終,不過單分析文件,這個論點不攻自破,若細心分析香港近年關於賭博的趨勢及政府的反應,賭博政策的變動是顯然而見的。
英美澳賭博問題
編者按︰我們以三個有合法「運動賭博」的國家作為研究對象,揀選了這些國家具代表性的賭博研究,向讀者簡單介紹這些國家的賭博問題。美國及澳洲的研究調查較英國的全面,美澳調查不單在分析層面上較英國的闊,前者更以多年的賭博數據作出比較,使美澳賭博問題更清晰。三者當中以美國的賭博調查對病態及問題賭博的分析最詳盡。
寫在上職前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明光社是在一次崇拜中,蔡志森先生在講道中打趣說明光社就像三更半夜打更的看更,又像外圍股市分析員:在大家都睡了的時候,為大家守望。這使我想起了往年港大團契在校園裡張貼了的一張大字報-從前耶穌說我們要作鹽,今天耶穌說我們太淡了。
反對賭波合法化=道德的法西斯主義者?
就賭波應否合法化的問題,社會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些討論詳列外國的研究以及對香港社會現象的分析,旁徵博引,令人無論贊成與否,都對問題有更深入的反省。可惜亦有不少的討論卻純粹是情緒發洩,無的放矢,但謊言說上十遍,一些不知情的市民卻信以為真!
性開放文化為牧養帶來甚麼問題?應如何解決?
驟眼看來,「性革命」或「性開放」是近代流行於美國一些大城市的景象。事實上,法國在十五世紀開始已經倡導道德自由(moral freedom)的信息。
解「毒」後現代公園阿伯(上)
(編者按︰最近明光社搜集了一些學者關於「性」的言論,那些言論不單拆解現時主流性倫理,更代表一種沒有倫理底線對性的觀點。我們以「阿基」早上的在學校附近公園中的遭遇向讀者介紹這些言論。讀者在閱讀時可以留意各人的反應,看看那一種觀點最能代表您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