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施達基金會︰放眼世界 扶貧濟困
11/07/2011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各有其價值和尊嚴;任何人皆不應受困於貧窮的惡性循環中。」基於這個信念,施達基金會關顧的群體,一直是不分種族、性別、信仰和膚色的,而且遍佈全球20個國家及地區。
工業福音團契︰關心賭徒全人需要
11/07/2011
有見本港賭風愈來愈熾熱,不少職業司機都染有賭博惡習,工業福音團契遂於2001年成立香港第一個戒賭輔導中心——工福問題賭徒復康中心,幫助賭徒及其家人處理賭博引起的各種問題。
戒賭中心特別建構及推行「六重」戒賭復康計劃,透過互助小組、治療課程、牧靈聚會及協康助務等,幫助賭徒戒除賭博癮好,修復與親友的關係,進而發揮自己,助人自助。
監察賭風聯盟︰監察政府 防治賭風
11/07/2011
當社會大眾日漸把賭博合理化、娛樂化之際,本港仍然有一班基督徒堅持逆流而上,抗衡這股歪風。由多個基督教團體牽頭組成的「監察賭風聯盟」(前身是基督教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在過去10年,便一直積極回應政府的賭博政策,表達另類的聲音。
禧福協會︰協助妓女變清蓮
11/07/2011
在1997年成立的禧福協會,目標明確,不單要叫窮人有福音可聽,並要靠主的能力,解開被壓制與被綑綁的人,當中包括了妓女。而為著這班被困於「火坑」的女子,禧福還開展了「愛蓮」事工。
借了肚,卻借不了親情
16/11/2010
自胚胎學家Robet Edwards及婦科醫生Patrick Steptoe合作,於1978年7月25日誕生了全世界首名「試管嬰兒」布朗之後,各種「人工受孕」的方法應運而生。這除了為很多原來無法生育的夫婦帶來生兒育女的希望外,「試管嬰兒」之父也憑著對研究人類不育問題的貢獻奪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關注焦點
09/11/2010
傳媒、性文化、社會及家庭倫理問題(例如賭博),一直都是明光社關注的重點,我們會在每期《燭光網絡》和大家介紹和分析一下,近期在這幾方面一些值得我們關注,會對香港社會造成影響的問題,並一同探討回應的重點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