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教會

四面受疫,卻不被困住 ——堂會及機構在疫情下面對的需要和事奉機遇

舉辦日期: 
22/02/2022

面對疫情的變化起伏,社會的困境日益增加,教會的弟兄姊妹、附近街坊以及一些正接受服務的受眾,各方面的需要亦可能迥然不同,教會及機構又可如何應對?是次研討會我們請來為基層家庭及待業人士提供社會服務和心靈支援的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歐偉民博士、以及兩位堂會的牧者,陳淑娟牧師(香港基督教會宣道堂堂主任)及 甘晨智牧師(宣道會屯門堂牧師)一起分享他們在疫情下看到不同群體的需要,以及如何突破困難,繼續用心服事的經驗及難忘的經歷。

元宇宙與未來世界的想像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20/01/2022

科技發展,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關鍵字,如果要為2021年找個關鍵字,可能是「元宇宙(Metaverse)」。當線上開放遊戲平台Roblox用這個字來招股,上巿首日公司估值突破400億美元,又連facebook公司也改名叫Meta,將facebook放在Meta旗下,成為子公司,更多不同的科技公司追捧,彷彿其未來發展定必十分光明。

不一樣的過節方式

蘇恒泰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22/12/2021

還記得在香港生活時,每逢平安夜、聖誕節和除夕等節日,各餐廳、商舖,甚或至整個旺角、尖沙嘴和銅鑼灣地區都擠滿人,彷彿熱鬧是慶祝的必要元素。有時,我和家人會在外地渡過聖誕或新年假期,即使在亞洲其他國家,情況也跟香港差不多,因此一直有種感覺這是世界上非基督徒慶祝聖誕節的主要方式。

重拾性別、身體、男女的尊貴 基督教性倫理峰會2021

傅丹梅、歐陽家和、熊嘉敏
傅丹梅(明光社副總幹事) ||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 熊嘉敏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11/2021

第四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已於2021年10月29至30日假恩福中心舉行,除了現場出席聚會,亦可透過網上形式參與,今年共有超過450位朋友參與峰會。

身體神學與男女兩性

教會及機構免稅資格的再思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03/09/2021

有九萬多會員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被內地官方媒體點名批評之後,香港特區政府立即與教協割席,而教協在短暫掙扎求存之後亦決定解散。連教協這有強大基礎的工會/民間團體亦無法承受龐大的政治壓力,其他民間團體對前面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亦絕不能掉以輕心。